2015年,罗振宇在北京水立方开启首场“时间的朋友”跨年演讲,金句刷屏、万人追捧,甚至一张20年联票被炒至4万元天价,创业者们将他的观点奉为圭臬。
同一时期,吴晓波以“转型之战”课程掀起知识付费热潮,单场门票收入超千万元,两人共同缔造了“知识跨年”的黄金时代。

然而十年后,这场盛宴却悄然降温。
2024年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抖音观看量仅1209万,不及巅峰期的五分之一;吴晓波宣布告别舞台,最后一场演讲被观众吐槽为“3小时广告联播”。
更讽刺的是,内场4680元的门票开场前暴跌至900元,黄牛亏本甩卖,社交媒体上“花钱听广告”的骂声席卷热搜。
当“知识跨年”沦为广告秀:年轻人为何集体抛弃罗振宇和吴晓波?
——从万人空巷到门可罗雀,一场“鸡汤”的信仰崩塌
“跨年演讲”的崩坏,本质是一场用户觉醒运动。曾经的“知识信徒”发现,演讲内容逐渐沦为“正确而无用的废话”:

罗振宇2025年演讲提及8个品牌、3本新书,观众礼包里塞满赞助商产品;吴晓波的直播购物车全程跳动,从6.6元资料包到2480元会员卡应有尽有。一位小企业主痛斥:“我花6000元坐前排,结果听了一整场赞助商故事!”
罗振宇早年力挺的乐视、暴风接连暴雷,吴晓波2024年演讲仍大谈“工厂冒烟=经济向好”,被批脱离现实。观众总结:“仿佛收获很多,又好像什么都没留下。”
互联网普及消弭信息差,B站知识区UP主用10分钟讲清商业逻辑,知乎答主免费拆解案例,年轻人不再迷信“权威”。
这是年轻人无声的反叛,我们拒绝被“鸡汤”割韭菜。
究竟是谁在抢夺“知识跨年”的蛋糕?
当罗振宇们困于“形式创新”,新一代弄潮儿已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赢得市场:
伟德bevictor中文版-雷军“围炉直播”,没有PPT和宏大叙事,雷军与员工烤火聊天,穿插小米新车宣传,却因“真诚人设”吸引近4000万观看,是罗振宇流量的两倍。
董宇辉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,在西安用民乐+诗词跨界破圈,1900万观众用脚投票证明“文化共鸣比商业说教更动人”。
上海65万人争抢1万个夜校名额,木工、化妆等实用技能课程秒光。年轻人直言:“500元学真本事,比5000元鸡汤更值!”
不得不说,这一代的年轻人很接地气。
跨年演讲的遇冷,折射出知识付费行业的深层危机——当“认知税”变成“焦虑税”,用户终会逃离。
数据显示,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仍在增长(预计2025年达2808亿元),但用户需求已从“缓解焦虑”转向“解决问题”。原来,知识付费需要一场“祛魅”革命
对“罗振宇们”而言,少些“小趋势”“长期主义”等模糊话术,多提供可落地的行业洞察。
赞助无可厚非,但需避免“广告即内容”的硬植入,透支信任。
新媒介形态才跟年轻人最近,张朝阳的量子力学课、VR技术赋能沉浸式学习,用创新形式对抗注意力碎片化。
@锦思其实,没有永远的“时间的朋友”,只有时代的过客。
十年前,年轻人挤在出租屋记笔记,将跨年演讲视为创业圣经;十年后,他们在西班牙习俗中吞下12颗葡萄,用简单仪式告别焦虑。
这场变迁背后,是大众对“伪知识”的祛魅,也是对真实价值的渴求。
当“知识跨年”的光环褪去,或许正是行业重生的开始——毕竟,能治愈时代的从来不是鸡汤,而是直面问题的勇气。
也许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。你说呢?
川大智胜近3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2.33%
2月28日收盘,川大智胜当日下跌6.46%,成交额2.29亿元,换手率9.1%。从区间来看,该股近3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2.33%。资金流向方面,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27.48万元,占成交比10.1...
手机壁纸|哆啦A梦手机壁纸之叮当猫
2月28日收盘,川大智胜当日下跌6.46%,成交额2.29亿元,换手率9.1%。从区间来看,该股近3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2.33%。资金流向方面,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27.48万元,占成交比10.1...